CATTI最后冲刺,不要等到考完才看到这些!
眼看CATTI马上就要开考了,大伙儿准备的怎么样啊?今天,北京翻译公司给大家整理了各种考前的注意事项以及考试中的扣分标准,文章涵盖了口笔译,份量较大,但看完一定会对你有所
眼看CATTI马上就要开考了,大伙儿准备的怎么样啊?今天,北京翻译公司给大家整理了各种考前的注意事项以及考试中的扣分标准,文章涵盖了口笔译,份量较大,但看完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虽说是备考经验,但是必须说,任何成功的备考方法都应该是基于自身实际所作,而非完全按照别人的方法。
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难度值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高一些,这是必须做好心理准备的。但是如果准备的好,要通过这个考试也不是说非常困难。
历年真题是必须要买的,题目很少,真题要省着点用。网上可能能找到06年以后网友整理的题目,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但是,真题最重要的价值并不是题目本身,而是你如何从参考答案得到知识点,常用的短语句型、CATTI喜欢的说法、常考的东西、出题思路等等,毕竟是应试,这个步骤非常重要。

下面就针对此次考试中的要点提出以下忠告:
笔译
忠告一
此次英翻笔译综合有增加难度、长度的趋势,而笔译实务中的英译汉似乎比汉译英的段落要长,但汉译英在答题时会花费更多时间,所以要求考生在考试时,要尽量将时间均衡分配,英译汉部分应快些做,避免出现前松后紧,汉译英无法完成的现象。
忠告二
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可先将笔译全文迅速通读,以确保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力求避免一拿起试卷就逐句翻译,这样虽看似节省时间,可往往会导致上、下文的无关联,整体翻译支离破碎。专家建议:笔译答题可采取边读、边理解、边打腹稿的方式,并在落笔前将腹稿进行二次加工,即把试卷的句子先直译,再经第二步意译,用自己重新组织的句子写出。
遇到生词也可联系上、下文猜其词义;遇到难句与长句,可拆分成短句译出。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从09年11月开始,英翻阅卷老师手中均可有5分机动分值的支配,这就要求学员必须保持卷面整洁、字迹端正,遇到无把握的词句,可暂时用铅笔书写,待全文译好,联系上、下文确定文意后,再改为钢笔书写,以避免卷面凌乱失去印象分。
忠告三
从以往英翻考试看,许多考生不重视人名、地名、事件名、缩略词和其他一些专用名词的背记,但笔译考试的要求却是字字珠玑,一个单词也马虎不得。这要求考生在考试前要看一些口、笔译专用词汇书籍。英翻笔译考试按规定可带2本字典,专家建议:英译汉可选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陆谷孙主编(收词20万),汉译英可采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大词典》、吴光华主编(收词24万)。
这两本词典均收录大量的新词、例句,且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较全、词汇很新,而普通的牛津、朗文词典,一般收词均不超过8万,且没有专有名词、例句,建议不要使用。同时为在考试中节约时间,也请考生提前在两本字典上按字母顺序做好标签,以方便考试时查找。
忠告四
笔译考试时,中午的饮食不能大意,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且要少饮水。要知道从下午2:00开始,有长达3小时的笔译实务考试,中途是不允许上卫生间的,除非你提前交卷。
总之,笔译考试中的英译汉,首先考的是阅读能力,然后才是考翻译能力,在复习时要抓住词汇与结构两大难点。
通过对词汇的积累更新,才能考出好成绩。另英译汉考试多选自英、美外刊,考生要多增加阅读量,丰富背景知识;而汉译英首先考的是理解能力,然后是翻译能力,在备考时要加强对固定词组与英语表达技巧的训练,平时要有选择的阅读国内出版的英文报刊,并熟悉中国特色专有名词及社会热门话题的英文特定表达方式,也可通过研读权威的中英对照读物,反复对比,从中领悟笔译的精髓与艺术。
口译
综合能力部分
前面的听力部分就不说了,大家都考了这么多年听力了,而且如果平时有坚持做听力训练的话这块的难度不大。麻烦的地方是最后一道综述题,听完500字左右的文章之后要把它概括写成150字左右的summary,注意,字数要是太多也会被扣分的。
这一块是大多数人普遍觉得比较头痛的,除非能保证前面的题目在怯场的情况仍能得到65分以上,否则这道题千万要重视,这不是开玩笑!

(责任编辑:admin)